自市委“双结对、双促进”工作部署以来,河西集团党委和汤泉街道党工委紧密联【lián】系对接,深入沟通协商,围绕双方实际,聚焦“组织共【gòng】建、资源共享、难题共解”,推动企业和基层党建共建互联,不【bú】断探索以【yǐ】高质量党建引领产业发展、赋能基层治理的新方法新路径。8-11,新华日报对此进行了报道。
组织共建搭平台,推进“政企结盟”
双方高度重视,汤泉街道建立党【dǎng】工委书记【jì】牵头、多位分管领导联动推进的工作机制,紧扣街道发展实际和困境,提出“需求清单”;河西集团党委主要领导、分管领导带领相关部门和【hé】下属企业负责人多次到街道实地走访调研,精准把脉街道发展需求,发挥集团资源优势制定“资源清单”,在多轮沟通协商基础上,研究确定共建计划,推进结对互助、优势互补、合作共赢。党委层面,聚焦产业转型、治理提升等方面制定共建方案,形成7类个性化共建计划、5项联合推进措施,细化分解、明确责任,深入开展共建合【hé】作,奏响联建“合唱曲”。支部层面,结合集团下属企业【yè】发展方向和街道村(社区)实际,推动14个村(社区)党总支与集团9个直属党组织精准结【jié】对,制定优势【shì】互补、资源共享“结【jié】对清单”,画好发展“同心圆”。党员层面【miàn】,依托双方党建资源载体,构建党员学习交流平台,推动党员在共学互促中强党性,在助推发展中挑大梁,打造模范“先锋队”。、
资源共享强载体,搭建“发展同盟”
双方【fāng】围绕街道产业转型发展困境和【hé】文旅产业发展优势,充分发挥集团产业、资源等优势,面对面、点对点对接协商,构建资源深度融合、产业联动发展的强有力载【zǎi】体。选派“优秀人才”带发展,集团党委选派优秀年轻干【gàn】部下沉街道担任社区第一【yī】书记,运用先进经营理念和商业运作模式,带领社区在苗木产业转型升级发展上进一步明晰思路、优化路径,针对经济薄弱村找准差距疑【yí】问,帮助制定增收措施,通过人才、资源优势叠加助【zhù】力【lì】村集体经济发展增收。发挥“优质资源”助发展,集团下属园林、酒管、商管、物业等业务【wù】板块与街道农业、文旅等部门精准对接,围绕集团园林绿化【huà】、酒店管理、商业管理、物业运营等多类产业优势和街道农产品、文旅资源实际,共同协商在文旅产业推广、农产品销售、农民就业等方面开展项目合作,助力街道农文旅产业加快发展,释放“1+1>2”的共富效应。借力“优势载体”促发展,利用节假日契机,精选汤泉红茶、花卉、鲜桃、农家锅巴等优势农副产品,携手集团商业广【guǎng】场开展展销推介活动,向集团提供服务优质的苗木花草【cǎo】,商讨雪松等优势苗木销售合作,进一步拓宽街道农业转【zhuǎn】型发展渠道。
难题共解聚合力,构筑“治理联盟”
双方以“促发展、优治理、强服务项目”为目标,聚焦基层所需、群众所盼、双方所能,着力实现疑问共商、难题共解、发展共谋,探索“街道—集团”联合治理新模式。找准切入点,合力共建。结合双方下设党组织实际,在集【jí】团直属党组织与村(社区【qū】)党总支结对共建基础上,集【jí】团在职党员与街道困难群体建立30对结对帮扶关系,与村(社区)党员共同开展爱心帮扶、环境整治等各类志愿服务项目活动,提升共【gòng】建质效。聚【jù】焦薄弱点,合力攻坚。紧扣街道物业管理难【nán】题,发挥河西集团物业板块资源优势,共同商定“学仙林 办难事”攻【gōng】坚项目,推广运用集团江山智联物业公司先进【jìn】做法和成功经历,构建更加适应能力基层、适应能力安置小区的物业管理服务项【xiàng】目模式,提升街道安置小区物业管理精细化服务项目水平。紧扣关【guān】注点,合力破题。建立常态化工作机制,围绕基层服务项目、治理难点堵点,集团、街道党员定期深入基层群众,针对性开展实地走访、面对面征集社情民意,零距离掌握“第一手”信息,合力做好疑问收集答复,加速推进【jìn】“疑【yí】问清零”,形成共治合力。
下一步,河西集团党委将与汤泉街道党工委加强联动,协同发力,以“党建+”为引领,推动人力、产业等全面资源共建,推进党建赋能产业发展、基层治理全面提质【zhì】增效。